
一個再好的建議或方案
如果沒有對的方式,是無法讓對方實行並事後無悔的。

普遍的認知對於「業務」的性質,就是以「說服」為主
但我不這麼認為
因為誰知道對方即使此時此刻買單,哪一天會突然醒來?
而醒來的概念就像是自己被「騙」了
這時對方的感受度會極差,對你的信任就會完全瓦解
實在得不償失,前面努力說服的力氣都白費了
再者
有更多的可能是,對方連你的「說服」都不願意接受
即便用盡任何話術或勸誘都一樣
累得只有你的精神和口舌
想要成功讓對方「100%自願」的接納你所說的
你所需要的從來都不是以「說」為主,而是「聆聽」呀!
以下出自於《逆思維》
我認為非常受用
動機式晤談
總共有三個步驟:
- 提出疑問,確認對方的狀態為何
- 傾聽對方,不批評也不左右他
- 提供好的建議,並給對方開放性的選擇
- 為什麼要提出疑問句?
因為提問能使人能重新思考,不會為了守住自己的想法而無理推翻一切。 - 為什麼要選擇傾聽?
因為讓對方覺得受重視,取得最重要的「信任」!後面才會願意聽你說。 - 為什麼要提供開放性選擇?
因為對方才不會覺得受壓迫,感覺你是尊重我的選擇,是真正的替我著想。
說話是很重要的,但傾聽才是能真正博取信任的關鍵點
不妨想一想,有哪些買賣或任務執行的核心,不是由「信任」為出發點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