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遇到做不好的事,處理不了的問題
根本原因不在於你沒有能力
而是在於你沒有嘗試過這些方式!
如果你學習一件事總是沒有成果…
如果你卡關在某個問題繞不出來…
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總是被看輕…
到底什麼方式可以解決上述的煩惱?

訓練你的 #品格技能 也可以稱作是紀律。
我們的大腦會習慣舒適不變的風格,無論你在學習或練習某件事物
總會有人說:「我怎麼學都不會!」
那是因為你用錯方式了,我們要用不舒服的方式去執行
這個方式可能會使你出糗、犯錯、難為情,但卻是讓你快速突破自我能力的精華!
很多人學了新知卻不敢馬上使用,總認為還沒準備好
但其實人阿,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
唯有先往前走,邊走邊看才能知道哪裡做得不對需要調整
- 犯錯不等於你可笑,而是能讓你更接近成功。
(不然怎麼會有人常說失敗為成功之母?)
再者,主動積極吸收新知與適應任何環境
讓自己擁有足夠的底氣,不畏懼環境,這樣無論到哪都能不偏離核心
這對你在職場上有很大的益處,就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
依然能產出有益的價值,並釋懷環境中的不完美
最後,不要拘泥於不重要的環節,而是要緊抓最核心的重點
不可能有一件事能夠100%完美
你必須要割捨某些部份「夠好」即可,哪些部份能做到「更好」,請把「最好」拋出你的腦中
建立你的 #動力架構 也可以稱作是輔助工具。
當我們學習或處理事情遇到瓶頸,便代表我們需要協助了
那該如何得到協助,好讓我們能學會後續也能不倚靠他人?
我們需要建造屬於自己的鷹架
短暫的幫助,等任務完成時就得以拆除
可以當作是學步車,當你學會走路時就可以慢慢割捨它了
但也不要想像有一張完美的地圖能指引你往哪走,而是拿著一個指南針(確保方向無誤),邊走邊寫下屬於自己的道路指南
將硬逼自己磨練的日常,換個方式執行
學習及執行任何事物不應該是痛苦、漫無目標或毫無熱情可言
把自己當作是敵人,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的自己更進步
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去讓自己享受在其中
但是,人總會遇到停滯期,該怎麼做?
你可能需要先後退,再找尋其他的出路了
很多人認為退一步就是摧毀過去的一切、就是認輸、就是失敗
但其實往前進的路上不完全都是直直上升,大多數的路都是迂迴不堪,需要繞來繞去
你可能要退一下,才有其他路可以走,不然你就只能繼續撞壁
- 有時候你需要放棄前面走過的路,退後找到一條新路去嘗試,才能繼續往前走
這個部份我認為很有共鳴,因為人總會遇到卡關時
但又偏偏不捨前面已經走過的路,把自己硬卡死在原地
看大局面的 #機會系統 不要只看表面天賦。
我們習慣把主力都放在培養有天賦的人
而忽略那些起步慢、背景較差或是相較起來普通的人
要看一個人有沒有能耐、進步最多或走到最後,其實必須要看他面對困難時的反應與解法
如同公司在看履歷時,容易陷入只看學經歷
而不在乎他如何面對多大的困難,進步的幅度有多大
改變看待一個人的方式,能夠讓更多被隱藏的鑽石(人才)被看見
那該如何不看表面,得知此人的應變能力?
在面談之中提供他的工作樣品,也就是出一個模擬情境題,讓他現場發揮他的處理應變能力
這通常是騙不了人的
- 不要把學經歷的表面成績來做判斷,而是看他的抗壓力與進步曲線如何
✸✸✸
訓練自己的品格技能,建立好動力架構
並透過機會系統讓更多潛能不被埋沒
或許你太看扁自己,又或許你太膨脹自己,都值得自我檢視
當發生問題或困難了,該如何處理?
以上為我吸收咀嚼《隱性潛能》一書,所總結受用的重點解方
希望能為你帶來新的思維與動力!
真的蠻喜歡Adam Grant的作品 #逆思維 也是很值得再三咀嚼
不斷地重新思考,也是人生職涯重要的人生哲學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