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說到「尷尬」的時刻,大家普遍都不喜歡
但是你知道嗎?正面接受尷尬並善加利用,你的職涯人生卻會快速升級!

尷尬是一種自然情緒的產生,無法受到意識去控制它能否出現
可能有人會說他已經克服尷尬,一直都很自然又伸縮自如…
那麼他可能真的錯了,人不可能一直處於自然又不尷尬,他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他「很會演」
為了社會的眼光,不讓對方和自己陷入尷尬的處境,所以演得很自然,就像豪不在乎一樣,但其實內心非常滾燙不安
但是,為什麼我們要如此顧及對方尷尬的情緒而演戲,讓自己好像很完美又灑脫?
對於尷尬的迷思,會讓我們自以為完美的前進,但現實卻停留在原地。
尷尬是大腦的正常情緒反應,其實我們無須刻意拋棄,再來是你也拋不掉
我們要認知到一點,不要太相信尷尬的感覺,要將自身抽離並思考這件事的本質
因為我們太容易會為了掩飾掉尷尬,而忽略了事情本身應該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
- 你必須要知道的第一點「沒有那麼多人在關注你,這是你得的主角病。」
當下你覺得尷尬不堪,認為對方應該覺得你很OOXX,但其實對方根本沒那麼想,都是自己在嚇自己
我們認為對方花了90%在關注自己,但其實對方根本花不到10%在關注自己,這是屬實的
所以當你在台上報告卡詞忘記了,空氣安靜了幾秒,你很尷尬的同時,又在想台下的人一定覺得你很蠢
你可以這麼做:真誠的面對自己的狀況,給予台下誠實的回覆
這時候你會發現,其實他們並沒有取笑你,而是會更認真在對待你的報告,因為看到了你的認真與誠實
真誠面對完的那一刻,你會發現你和台下的人都輕鬆很多,空氣不再僵硬,而是充滿友善又舒服的氛圍
短短幾分鐘去正面的面對內心尷尬的不適感,讓後續的發展能夠順利,這應該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了
- 你必須要知道的第二點「你不需要為他人的感受負責。」
我們太常注意別人,而忘了要多多關照自己真實的狀況
因為怕對方尷尬,所以拼命演戲,去忽略自己內在的需求和感受
但是人生是我們自己的,你在乎別人比在乎自己多,值得嗎?
所以當你不小心在辦公室裡滑倒了,你可能會認為當下在場的同事都會很尷尬
你可以這麼做:先關心自己的傷勢如何,不必演戲裝沒事,若有多餘的心力可以使用幽默帶過
這時候你會發現,他們其實也很關心你有沒有受傷,同時也會回應你的幽默,讓氣氛更加輕鬆
當然幽默雖然是加分的做法,但也視自己當下的情況能否快速應變
先觀照自己的處境,對方自然而然也會認真看待你所處的狀況
如何運用尷尬,讓尷尬助你一臂之力。
- 盡可能的練習,從小地方開始
嘗試尷尬的不適感,主動突破你平常不會做的事,但又不是脫序而有害的
例如:試著主持公司內部的會議,即便一開始講不好也沒關係,沒有人第一次就完美,也沒有完美的人
- 學會不加以掩飾自己的缺點,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點
有時候缺點帶來的尷尬反而會讓事情走向更好的發展,也可以把它視為是一個機會
例如:報告到一半投影布幕壞了,你可以認了,然後繼續把報告說完,中間參雜一些即興的內容也無所謂
反而讓台下了人聽了不會想睡,對你的臨機應變更加的佩服,也對你的印象加深了
- 去做自己沒有自信的事,並相信自己有解決的方法
書中有提過一個真實案例:有一個女生在一間大企業就業,這間公司每個月都會舉辦晚會讓大家相互交流
而那個女生個性內向怕尷尬,某一次她決定要突破自我,除了參加晚會之外,還要找到陌生的談話對象
到了晚會當天,她看見角落有兩個男生,看起來也同樣內向不太說話
於是她就主動向前攀談,開頭就承認自己很內向、不善與人談話也怕尷尬,還自嘲她姊姊和她打賭,她不可能交談到兩個人
這時候那兩個男生也承認自己是同樣類型的人,因為這樣化解了起頭的尷尬氣氛,他們便開始了輕鬆的談話
過了兩三個月後,那個女生就和那兩位男生有了大型的商業合作
沒過多久那個女生就大升遷又加薪
她面對了自己不自信的事,也面對尷尬,以及使用幽默的方式拉近距離
- 先表示認同,再承接想說的話
當你面對一段對話,對方的回應使氣氛尷尬
那麼你就可以先表示對他的話語「表示認同」,再接上「另外」
書中因為翻譯關係,所以是寫「沒問題,另外…」而英文是 Yes, and…
我將沒問題這三個字解讀成表示認同,也就是只要是相關的辭彙都可以的(因為我認為在中文界,認同的話語不只有「沒問題」)
例如:每天會議都要抓取複雜的數據來開會,問同事為何要這麼繁瑣
同事給的回應便是公司就是這麼要求的,你可以回應:「了解,公司這麼做應該有他的原因,另外我有想到一個方法,說不定能減少繁雜感,就是OOXX…」
任何人只要先得到認同,相對的就比較能聽得進去你想說的,也同時化解尷尬
***
在練習任何尷尬的情況時,請確保你練習的地方是安全的
意思就是,當時的會議可能只是部門內部會議,讓你練習或是有出錯都沒關係
而不是那種有重要客戶來臨的會議
在安全的地方練習,才不會造成出糗或是要負起很大的責任
以及,使用幽默回應時,也要確保不會破壞彼此的信任
也就是要視狀況而行,假如當下的處境很凝重,胡亂幽默開玩笑反而會讓對方對你失去信任或觀感不佳
正確的判別當下的狀況是否合宜,才不會讓好意變成是悲劇
此閱讀心得來自《良性尷尬》一書
這本書聽起來普通,但閱讀完的後勁卻是很強大
直擊我們內心最日常會發生的事,給了很多的感觸,促使自己更應該踏出舒適圈
因為「每天練習的事,會變成新的舒適圈」久而久之,舒適圈就會越來越廣闊了
不要擔心尷尬,不要害怕做不好
因為此時此刻正在突破的你,是最有價值的時候。
感謝自己,對自己的人生事業負責任